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车辆行驶平顺性、操控稳定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减振器作为车辆悬架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件,其性能对整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传统的减振器设计主要依靠经验公式和简化模型,难以准确预测其在复杂工况下的动态特性。
而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interaction,fsi)方法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汽车减振器的研究不断深入,从最初的简化模型分析逐渐发展到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和有限元分析(fea)的数值模拟。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减振器流固耦合分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汽车双筒式减振器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固耦合方法建立高精度的数值模型,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双筒式减振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详细介绍双筒式减振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阻尼特性,并分析关键结构参数和阻尼阀参数对减振器性能的影响。
2.流固耦合计算理论及方法:阐述流固耦合的基本概念、数值计算方法以及常用软件,为后续的仿真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双筒式减振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关键参数以及流固耦合理论和数值计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流固耦合软件,例如ansysworkbench、comsolmultiphysics等,建立减振器的三维几何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精度流固耦合模型的建立:采用先进的流固耦合方法,建立高精度的双筒式减振器数值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模拟减振器内部流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
复杂工况下动态特性的仿真分析:对不同工况下减振器的动态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包括考虑油液非牛顿特性、气体可压缩性等因素,以更真实地反映减振器的工作状态。
关键参数对减振器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通过仿真分析,揭示阻尼阀参数和结构参数对减振器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优化减振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孟德建,郭超,陈思佳,等. 基于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的双筒液压减振器建模与特性分析[j]. 液压与气动,2022(4):9-16.
[2] 李文博,郭超,张晓辉,等. 基于amesim和fluent的被动悬架系统流固耦合分析[j]. 机床与液压,2021,49(16):116-121.
[3] 王伟,李以农,陈龙. 基于流固耦合的减振器阻尼特性研究[j]. 汽车工程,2020,42(5):607-61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