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电子设备的微型化和集成化发展,对高性能储能器件的需求日益增长。
薄膜储能器件因其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作为薄膜储能器件的关键组成部分,电极材料的性能直接决定着器件的最终性能。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镍酸镧基储能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主要集中在材料的制备、改性和应用等方面。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镍酸镧基储能材料的制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清华大学的[学者姓名]等人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nio3薄膜,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探索不同的镍酸镧薄膜制备方法,例如溶胶-凝胶法、脉冲激光沉积法、磁控溅射法等,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参数,制备出结晶度高、表面形貌均匀、电化学性能优异的镍酸镧薄膜材料。
2.对制备的镍酸镧薄膜材料进行系统性的结构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分析其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等,建立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3.对镍酸镧薄膜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包括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电化学阻抗谱等,评估其电容特性、倍率性能、循环寿命等关键电化学指标,并探究其电化学反应机理。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材料制备:采用溶胶-凝胶法、脉冲激光沉积法、磁控溅射法等方法制备不同形貌和结构的镍酸镧薄膜材料。
通过控制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沉积时间、退火温度等工艺参数,优化薄膜的结晶度、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
2.结构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薄膜的晶体结构和结晶度。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研究不同制备方法对镍酸镧薄膜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理论计算,揭示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
2.通过新型掺杂或复合策略,设计制备具有高电导率、高比表面积和丰富活性位点的镍酸镧基复合电极材料,以期显著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3.构建基于改性镍酸镧基底电极材料的柔性、微型化储能薄膜器件,并探究其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微型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涛,王先平,黄维,等.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功能薄膜及其应用[j].功能材料,2018,49(9):9001-9012.
[2] 王晓辉,刘光明,王成,等.薄膜储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7,31(1):1-10.
[3] 王国清,王文军,李景国,等.固态薄膜锂电池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19,43(2):276-28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