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8 09:14:3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世纪是金融全球化的新时代,我国的金融业在这样的环境中必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金融业之间的融合更加深入,互联网企业借助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网络金融产品销售等业务迅速融入金融业,其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互联网金融产品拓宽了居民投资渠道并提高了金融服务的灵活性,便利性。而且互联网金融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交易时间,对金融服务的市场拓展有所提高。以第三方支付为例,2012年市场规模超过10万亿元。2013年,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介入金融业,通过深入支付、信贷融资和理财等金融领域,开始了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拓展,2013年6月,阿里巴巴推出#8220;余额宝#8221;产品,仅在10多天就吸收资金60亿元,可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如此迅猛。

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存在着不成熟和欠缺,导致一些特殊风险的存在。在整个市场经济中,互联网金融在市场中不仅存在普通金融活动的信用问题,流动性问题和市场性等风险更由于其是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品,所以在技术上安全性以及不完善的法规引起的风险问题更为严重,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中大部分依靠网络实现,而在我国目前的的情况中没有与经济迅速发展相配套的技术规范,法律的空缺则使金融经营的风险大大提高。

我国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互联网金融产业正朝着健康,法制化的轨道上飞速发展,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固有的特点,以及我国特殊国情下的社会环境,互联网金融风险任然不可小觑。所以如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保证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健康运行,避免各种风险带来的损失,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

1.引言

2.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

国外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的研究中,boot和thakor(2004)指出,存在一系列风险影响或者限制网络金融的增长,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安全、税收、成本、技术构架以及全球技术适应当地需求的情况。找出这些风险能使参与者防患于未然,具有重要意义。narayanasamy、kogilah(2011)对搜集的文献资料、数据采取了实证分析,对网络风险如何影响网络金融行业、何种风险对网络金融威胁最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结果表明:网络安全确实遏制了网络金融的发展;技术发展通过促使金融交易更快更便捷推进了网络金融的发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了网络金融的发展,但是许多客户害怕他们的私人信息被泄露或被滥用等。greiner、martina e 和hui wang(2010)通过建立详尽可能模型(elm),测度了p2p借贷中态度改变、信用机制的建立等,结果表明,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质及在线交流的高风险,p2p借贷市场需要建立信任机制并提供信任信号,使得各个参与者的行为得以区分开来。 ngoc t.b.le和thang v.nguyen(2009)从新的视角出发,检验了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不同网络间的相互作用,并证明,不同网络服务的目的不同,中小企业应考虑网络金融服务工作和具体目标的一致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1日前完成基础材料的收集整理,列好写作的提纲。

2022年12月30日前 完成开题报告,提交指导教师。

2022年3月19日前 完成论文的初稿,等待老师的指导,并作调整、修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闫真宇.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j].浙江金融.2013(12)

[2] 包爱民.互联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与风险防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

[3] 刘英,罗明雄.互联网金融模式及风险监管思考[j].中国市场.2013(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