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课题研究的现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乡村社会治理并不是单纯依靠政府开展的治理,虽然政府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但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来的力量是多元的和多样的。是“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多方面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激发社会活力和法治保障为手段,以保障改善民生和追求社会和谐为目的,以社会共同体(社区)为载体的治理社会的活动”。而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是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与政府协同,贡献资源,可持续地支持乡村社会治理。其中社会组织作为具有高度社会属性的多元主体之一是乡村治理社会参与领域一个不可或缺的建设性力量,能够在组织引领资源配置能力建设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此外习近平也多次强调社会组织既是民众参与公共事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我国新时代主要社会矛盾的有生力量,要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国内经济社会建设。可见社会组织作为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一股重要力量其地位和作用在公共政策层面获得了较为普遍的承认。在此驱动下,刘蕾等学者研究认为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过程中,能够发挥动农民全方位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培育公民精神;引进资本,协同构建扶贫济困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促进乡村的社会振兴和文化振兴;促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作用。但在现实操作下,社会组织由于内外部原因导致其未能很好的融入到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导致社会组织未能实现其效能。如尹秀芹,王猛基于扎根理论从社会组织嵌入农村社会治理的角度主要分析了社会组织内部的存在的制约因素,表现为主体性缺位,内部治理缺陷内部管理不完善,社会组织大多缺乏专业人员,出现需求性缺失,资金来源单一,同时缺乏政府资金支持导致内部资源缺乏。因此,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任重道远。如学者刘秀芳提出了一、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政府及其他治理主体应积极更新社会治理理念,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新思维;二、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拓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覆盖面,兼顾服务增量化和服务专业化的目标;三、充分结合村情,创新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作用机制;利用大数据平台,以村为单位,建立社会组织数据库;四、构建分类服务机制,需求与服务精准对接,以期提高公共服务效力;五、转嵌入机制为融入机制,参与政策制定,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对宏观政策的改善作用;六、勇于破除城乡界线,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型社会结构;七、积极融入村规民约的先进思想,优化人才机制,为参与社会治理培育专业化人才。 发展趋势:目前大部分文献研究视角和主体立场还比较单一,从主体立场看,大多数研究文献主要从社会组织上来进行,忽视了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研究,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研究文献都较少。对社会组织发展问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将更加强调社会组织在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以及重要性。 意义和价值: 实践意义方面,通过认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并根据问题和原因提出行之有效、客观实际的解决途径和建议,这也是助力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中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现实需要。 理论意义方面,本文基于治理理论和共同体理论,通过认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试图探索实现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一般路径和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研究范围和内容,促进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
参考文献:
[1]徐秀丽.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 朱盼玲.社会治理创新:地方实践与共同体构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21. [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尹秀芹,王猛.基于扎根理论的社会组织有效嵌入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3). [7] 萧子杨.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现状、经验及路径研究——以一个西部留守型村庄为例[J].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 [8]孙录宝.振兴乡村文化必须重视和加强社科类社会组织建设[J].学会,2020(10). [9]李怀瑞,邓国胜.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新内源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四个个案的比较[J].中国行政管理,2021(05). [10]钱坤.从“悬浮”到“嵌入”:外生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与出路[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22(01). [11] 徐顽强,于周旭,徐新盛.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价值、困境及对策[J].行政管理改革,2019(01). [12]贾双跃.更好发挥社会参与主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08). [13]张军,席爽.社会资本视角下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优化研究——以皖北N村为例[J].社会治理,2020(08). [14]肖龙,马超峰.从项目嵌入到组织社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及其类型学研究[J].求实,2020(03). [15]张锋.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利益机制与制度建构[J].学习与实践,2020(08). [16]冯波.农村女性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研究——以浙江嵊州“村嫂”志愿服务组织为例[J].社会治理,2018(08). [17]胡那苏图,崔月琴.组织化振兴: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路径分析——以内蒙古东部脱贫县A镇三村为例[J].理论月刊,2020(05). [18]刘蕾,董欣静,蓝煜昕.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合法性获取策略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 (03). [19]刘秀芳,刘小文.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基础、困境与优化路径[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5). [20]宋秀波.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个案评析[J].西部学刊,2021(19). [21]韩青.元治理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与对策[J].乡村科技,2021,12(21). [22]李怀瑞,邓国胜.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新内源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四个个案的比较[J].中国行政管理,2021(05). [23]赵志虎,陈晓枫.加强自治,鼓励多元主体参与 大力推进农村社区治理转型升级[J].人民论坛,2019(33). [24]何阳. 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9. [25]陈晔. 新乡贤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构建与机理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8. [26]李明杰. 为乡村振兴广聚社会力量[N]. 安徽日报,2021-08-10(009). [27]卢璨,肖铭. 乡村建设中公众参与和公益组织的关系研究[C]//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规划实施与管理). [28]He Xianliang. The Difficulties and Strategies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Participating in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J]. Open Access Library Journal,2021,08(07).
|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社会组织;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文献搜集法: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获取系统性的相关知识,并运用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相关政府网站和学术交流网络平台等方法,查阅资料浏览相关资料、学习有关学术研究成果。
2、历史分析法:运用科学的方法搜集和分析相关历史资料,探析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参与情况,从而提出富有创新和务实意义的建议。
3、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方法,多维度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及地区乡村建设中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优良路径及弊端,从而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完善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对策。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1、系统地学习了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地方政府学、市政学、社会学、公共政策学等相关专业课程,具备完成论文的基础知识条件。
2、了解公共政策有效执行方面的知识,对前人的研究及相关理论成果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
3、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熟练收集和运用网络资源。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