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数字乡村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2023-08-29 09:33:2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课题研究的现状: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年~2022年)》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实施数字乡村战略”,2019年5月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数字乡村建设作为新时代解决“三 农”问题的全新方案,是乡村振兴的必然举措。因此,推动乡村振兴要大力发展数字乡村,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进一步融合。在此驱动下,郭岚认为数字乡村可以定义为,利用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高科技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并将这些新技术广泛地应用在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改善等方方面面,改变乡村的发展模式、生产条件,提高乡村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成效。只有实现数字治理体系有效,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平稳推行。但在现实工作中发现数字乡村治理体系建立落实并不到位。如冯朝睿等人就数字乡村困境分析,指出乡村数字治理体系亟待完善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其一,乡村数字治理能力不足。其二,乡村数字治理成本过高。其三,乡村民众参与程度不高。其四,乡村数字治理相关制度保障缺失。因此,搭建数字治理体系,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任重道远。冯朝睿等人对此也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其一,保证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引导村民主体通过线上平台主动参与乡村治理,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其二,强化多元治理技术的有效供给,建立简约的城乡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强化政府与民众、政府与企业以及政府各部门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

发展趋势:目前大部分文献研究视角还比较单一,大多数研究文献主要从以点为主或者以概述为主,缺少系统性和贯通性。但对数字乡村我们应该有个全方位的认识,从数字乡村概念的提出以及重要意义到数字乡村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原因的剖析再到解决困境的对策,需要做一个系统的研究。

意义和价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乡村振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文献搜集法: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获取系统性的相关知识,并运用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相关政府网站和学术交流网络平台等方法,查阅资料浏览相关资料、学习有关学术研究成果。

2、历史分析法:运用科学的方法搜集和分析相关历史资料,探析乡村振兴的背景和数字乡村的建设情况 ,从而提出富有创新和务实意义的建议。

3、比较分析法:多维度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及地区乡村振兴中数字乡村建设的优良路径及弊端,从而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数字乡村建设的对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1、系统地学习了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地方政府学、市政学、社会学、公共政策学等相关专业课程,具备完成论文的基础知识条件。

2、了解数字乡村治理方面的知识,对前人的研究及相关理论成果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

3、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熟练收集和运用网络资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