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关于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约束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所面临的挑战。传统农业融资理论认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收入的不稳定性、投资的长期性、低收益性等),它也难以成为一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因此,为增加农业生产和缓解农村贫困,有必要从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然而,国内外的实践和大量研究表明,以政府贴息方式向农村人口提供金融服务的政策并不成功,其成本昂贵且在这一层面的效果甚微。而且,这一政策的最终使得利息补贴的利益主要由富人攫取,而穷人很难从中受益。因此,政府补贴信贷被认为是解决农村资金发展约束的问题一次不太理想的尝试。于是,由提供借款的非政府组织创造和发展起来,后来被正式金融机构开展的小额信贷在很大程度是填补了这一空缺。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内容:
1农村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和绩效的含义及背景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
关于小额信贷,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成功的扶贫方式,是一种关注中低收入群体发展的信贷手段。在morduch的研究中,小额信贷被认为是一种向贫困农户直接提供较高利润的无资产担保的小额贷款并保持了高还贷率的扶贫到户方式。国外小额信贷的发展从主要由非政府组织(ngo)操作走向了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商业化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小额信贷的正规化首先发生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在这里,由于缺乏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非营利性的ngo小额信贷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成为当地金融市场上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这些从事小额信贷的机构在合法形式、战略、客户、服务和资金来源上存在许多不同,但它们都致力于为该地区的微型企业主提供急需的企业服务。它们在为微型企业阶层服务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伴随着小额信贷的成功带来两大重要发展,其一,商业银行逐渐意识到小额信贷可以带来利润,开始认真考虑如何填补这部分市场,其二,原来从事ngo小额信贷开始寻求融入正规金融体系之中,它们申请并获得了许可,以接受监管的金融公司或银行的身份进行营业。在玻利维亚和秘鲁,1999-2000利润最高的不是传统的商业银行,而是已经转型的小额信贷机构。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小额信贷也很成功,它们中一些已经得到许可,处于国家监管之下,另一些则以非盈利基金会形式而存在。
同时,在拉丁美洲,已经有数十家商业金融机构进入小额信贷领域,它们通过提供更低额度的贷款的方式寻求向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小额金融服务的机制。liza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月15日 查找相关于农村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绩效的国内外文献,完成开题报告中的几项基本内容。
1月16日--3月20日 安排精读计划,开始认真阅读所找文献,同时做好详细的笔记,归纳概括文献中的精华部分并进行必要地筛选。
3月21日--4月20日 整理各类资料,整理出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1]罗纳德#183;i#183;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2]陈浪南、谢清河:中国小额信贷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3期
[3]杜晓山、刘美璞:小额信贷原理及运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