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当今城市建设正从量的增加转变为质的提升,城市品质提升体现在一方面城市环境创新性建设,一方面是城市文化品质建设。
一个城市未来能走多远,取决于城市创新能力和文化内涵。
城市家具的系统化、标准化建设是快速实现城市环境建设和文化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是一个城市体现创新能力和文化内涵的集中展现。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次课题以《南京市城市家具设计导则》理论部分初审稿成果为依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南京城市家具,特别是负责的南京规划控制区域中高淳副城区城市家具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分类梳理、理性分析。
在编制原则、目标、路线和总体要求达成共识的前提下,根据南京城市总体定位以及高淳所在区域地域风貌、自然环境、历史人文等环境特色,充分挖掘南京地域文化和鼓楼城区特色和内涵,结合高淳副城区城市性质和功能布局,进一步明确南京高淳副城控制区域城市家具建设定位与总体目标、整体特点、规划原则、特色元素。
根据风貌控制区域有关高淳副城区域划分,提炼高淳规划控制区域的空间特点、文化内涵,形成明确的指导原则和定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城市家具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新词汇,依据现状,暂分为交通管理、公共照明、路面铺装、信息服务、公共交通、公共服务 6 大系统 33 类。
城市家具包含一切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要的户外公共设施,除了给城市居民提供基础服务外,还兼具文化传承的功能。
随着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对公共空间环境营造的注重,城市家具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础保障,更是社会发展和城市特色表达的重要依托。
4. 研究方案
(1)实地调研法:对南京市高淳区的景观设计进行分区全面调查,选择卫生设施、交通设施、公交设施、照明设施、信息服务设施、人行道铺装设施等进行照片记录和草图绘制。
针对不同功能景观区域分区进行功能调查,分析每个空间的人群需求和定点观察每个时间段的通行人流量,调研所用工具包括钢卷尺、皮尺、笔、相机等。
(2)文献研究法:认真研究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关于城市家具分析的理论,整理归纳,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比分析国内外现状,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结合城市本身特点进行探讨。
5. 工作计划
第1-2周:上位规划及文献资料查询与收集、相关案例调研整理分析;分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各分区场地区域内问题、优点并进行图文记录,标注在地图上以便后期设计。
第3-4周:对方案技术路线及目标指引进行研究分析,并撰写开题报告。
第5-6周:根据总体目标和控制区分类指引,进行各分区各类单项的图例分析和提炼,提供初步模型分析和文字提炼。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以工业遗产保护为导向的无锡市运河公园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 和谐之城,文明地域——栖霞山风景区周边地块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 人文荟萃,醉美栖霞——栖霞山风景区周边地块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 基于文化融合的城际铁路站公共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南沿江城际铁路句容站站前广场为例开题报告
- 城市更新中的站城文化融合研究——南沿江城际铁路句容站前广场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 文化融合引导下的城际铁路站前广场景观设计——以南沿江城际铁路句容站为例开题报告
- 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景观优化设计开题报告
- 南京市城市家具设计导则——鼓楼主城区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 南京市城市家具设计导则——仙林主城片区应用研究开题报告
- 南京市城市家具设计导则——栖霞主城区应用研究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