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前中国整体经济环境持续下行,银行不良贷款率直线上升,银行贷款资质要求提高,融资成本增大,银行渠道融资规模缩小。
企业融资转向社会其他渠道融资。
同时,虽然存在大量不规范不合法化的社会融资机构,但总体的社会融资规模在近几年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为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景气的影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哪些变量影响决定经济是否景气,论证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景气的关系。
实证论文以函数建模、论证为主,解释为辅。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结构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的替代效应明显增强,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加大,部分信用发生在银行体系以外,资产负债期限的转化同时发生在#8220;影子银行#8221;等其他形式中,大量会对系统性风险产生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和衍生金融产品没能纳入宏观审慎管理的范围之内。
基于当前金融市场的复杂状况,中国人民银行从2012年开始对外发布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从更加宽泛的口径上及时衡量经济系统中的资金规模。
随着#8220;社会融资规模#8221;指标的出台,国内学者对其能否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进行着广泛地讨论和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确定因变量自变量,建立函数关系,收集相关数据,对函数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解释,推导结果,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 参考文献
杜晓华. 我国社会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 吉林大学, 2016.
黄钊钊.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实体经济景气程度相关性研究[d]. 厦门大学, 2014.
赵倩. 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运行的相关性分析[d]. 浙江大学, 20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