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资产证券化是当今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创新之一,自兴起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功。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在转移、化解、分散风险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发行人通过将具有稳定未来现金流的资产经过一定的程序打包并发行证券,通过资产证券化,原本集中于发行人的风险分散到所有的资产证券化证券的投资人。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资产证券化在不同阶段不断地试点、创新、改革,以适应新的金融环境。如何在经历变革中的中国使用好资产证券化这一工具,实现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分散金融风险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对商业银行。由于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比较大,银行业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的金融经济安全与稳定。所以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以及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和全球化的趋势。资产证券化作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投资银行业务的一种,由于其涉及不同的主体,过程复杂,加之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都会在不同的程度上使风险多样化、复杂化。因此,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作用毋庸置疑。
(二)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进行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benvenister,berger(1987)和james(1989)认为资产证券化可以改善风险分配,增加计划融资,他们主要运用了最优风险分配模型进行了分析。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 撰写方案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2、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风险分析
5. 参考文献
[1] hess,smith.capital adequacy in the new europe. documentos de trabajp . 1988
[2] steven l.schwarcz.the alchemy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stanford journal of law,business and finance . 1994
[3] doetsch, d. a,d petkovic.securitization trade finance cash flows. . 199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