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为研究对象,结合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内容,分析农村土地政策对农业生产中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以及相关经营管理所遇到的问题。
同时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探索微观农村经济改革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科学发展路径,达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要求。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目标:1.剖析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生产要素(土地)投入的制约,分析经济作用影响。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与实验相结合、模型分析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主要包含:(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结合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厂商经营管理理论进行定性研究。定量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得到数据,模型分析农产品需求—供给均衡和利润最大化生产量选择展开研究。1.构建多元线性回归基本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法研究的是单个因变量和单个自变量的线性关系,因为其影响因素和考虑因素较少,适用于比较简单的数列预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与周围的因素紧密相关,例如农业生产经营不仅仅涉及到生产要素供给和需求,还涉及到经营主体生产方式,生产规模以及农产品市场供求等,多种因素共同对目标产生作用。所以我们需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和研究。多元线性回归体现的是多个变量之间相关影响的线性关系,适用范围比较广,进行线性预测得出的结果与实际发生值较为接近。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假设研究目标受到多个因素x,x,...xm的影响,如果因变量y与其他多个自变量线性相关,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则因变量y与 x,x,...xm的多元线性关系为: yi=β1xi1 β2xi2 … βnxin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农产品要素投入—产出规律。即因变量为农产品收益(产出),自变量为土地投入、劳动力投入、机械化率、年龄层群、家庭因素等。2.有序 logistic 回归模型诊断区别客户定位的影响因子及影响消费者习惯的影响因子,以调研为基本手段,根据调研问卷所得的满意度分析和相关数据,研究不同类经营现状(拟分类为:水稻、瓜果、养殖、混合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现状、企业趋势及相关现代化发展成熟度,并构建有序 logistic 模型对需求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二)问卷法与实地调查法相结合 问卷法又称填表法,即调查方将他们希望了解的内容以问题形式列于纸面,形成系统的简明扼要的问卷,发给被调查者进行填写并回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这种方法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且调查结果容易量化,方便进行规模较大的调查。实地调查法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最好办法。在熟悉、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原理和微观厂商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际踏勘,与相关人员进行交谈,同时广泛收集相关图像数据、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进行数据库建立与分析,为实证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三)模型法以微观经济学厂商理论为基础,设置条件假设,构建厂商需求—供给、收益—成本函数,分析各因素变量的影响得出相关结论。
二、技术路线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一)研究内容新颖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究发展的研究较少,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发生巨大变化,过去的很多研究理论已经不适合乡村振兴战略贯彻。
因此,选择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土地制度研究对农村土地释放活力,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具有很大创新意义。
(二)研究方法新颖本研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厂商需求—供给、收益—成本模型等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管理行为模型,将市场情况与厂商经营管理策略效果建立直接数据联系,分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这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一)文献研究阶段2018年5月—2017年6月:和导师深入交流,确定课题并查阅相关文献和收集资料,研究学术界相关课题研究情况,完成《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背景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综诉》(二)课题完善阶段2018年6月—2018年9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学校图书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已有专业知识,对农村土地制度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体系建设等领域展开研究。
(三)课题申报阶段2018年10月:完成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背景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研究研究》开题报告(四)资料整理和初步处理阶段2018年11月—2019年3月:本研究将使用余德贵副教授主持的课题“江苏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研”的数据。
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初步数据分析结果并建立初级模型。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