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校园文化空间设计开题报告

 2023-11-27 09:12: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实践成果以学生大学学习生活所熟悉的校园指定空间区域为创作对象,即选取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南门以北,电子电工实验楼、真知馆、后藤体育馆、华罗庚馆四栋主要教学办公楼所围合形成的校园核心公共区域范围从事校园文化空间设计。

作品设计围绕我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展示学校形象、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凝神聚力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该课题在一流专业建设指引下,围绕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定位,发挥集中实践环节对教学成果的检验作用,借东南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选择本校校园文化创止于至善”校训,秉承“以成贤之名,传东大之蕴”的思想,从室内外装饰、公共艺术景观、艺术展陈与陈设的专业视角和设计手法来诠释和表达我校校园文化内涵,塑造符合我校历史传承、办学宗旨,体现学校整体精神风貌,具有立德树人功能的特色美丽校园环境。学生在校园环境艺术创作过程中,基于充分调研分析,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提出方案策略,不仅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增进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在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进一步增进校园文化归属感和校园文化认知,达到“德育、美育”的教学目的。

课题主要针对三维动画中灯光对场景的影响以及其艺术性作用进行研究与探索。灯光的作用不仅仅是将物体照亮,还可以通过灯光效果向观众传达更多信息,更需要通过灯光这一要素来决定场景的基调、感觉或烘托场景气氛,达到场景艺术上的真实效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在三维动画短片制作的过程中,灯光的布置与其所呈现出的光影效果是整个场景设计中的核心环节。灯光的形状、角度、颜色、明暗等都会对最终的成片效果有着不一样的影响。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对光线统筹规划致力于设计出相应的光影效果,通过场景内的光影变化呈现出艺术美感。如何更为准确生动的以数字展陈的方式向观众展现校园文化空间设计即是关键问题。

三维动画短片最重要的就是对主题的表达与重点的体现,它会体现出所制作的短片的整体感觉与整体基调。而灯光则是用于表达主题的手段,其实际应用的难点在于通过灯光对构图、空间、色彩的影响,来表现光影造型对画面层次感的影响,用光影塑造空间使场景更具空间感和时间感。通过调整灯光的位置、颜色、大小,突出建筑特有的形象特征,突出主体。在光影效果符合短片整体基调的情况下,形成环境氛围,修饰环境,填补空间中的空白,协调整体画面的完整性。最终使短片突出建筑的美感与细腻、升华主题、传达短篇的理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所谓建筑动画就是用连续的画面对建筑及相关空间、园林和规划等设计进行表达,是将整个建筑及环境用三维动画和电影制作技术共同完成的艺术作品,大大增强了人在空间中的沉浸感。而校园建筑动画则是针对校园这一特定空间完成的场景漫游。这种三维可视的、有声有色的虚拟校园景观,既可以为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使人身临其境,更清晰直观地了解校园,还可以作为校园规划的辅助工具,在虚拟环境中对未来校园环境进行全面审查,为校园规划和设计提供更明确的目标。另外,校园建筑动画是虚拟校园漫游系统开发的基础,它的创建对数字化校园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以三维渲染为核心,渲染必须要牵扯到的最基础的问题就是调整灯光,灯是渲染的核心因素。控制好灯光,掌握好光影关系也十分重要。如果要掌握光影与建筑之间的联系,就需要分析其不同光线变化对建筑的不同塑造效果,光线照射角度的每一次变化,都在重塑物体的存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张良才在《论光影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中认为,光乃是一切万物的根本,而在建筑中光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光在一般状态下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如果在传播过程中有障碍物就不能够传播从而产生了影;只有通过合理的设计能够对于光影进行精确的控制,通过光影的变化来营造出不一样的效果环境,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等多种色彩汇聚而成,并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分散,增加静止物体的展示效果。从中可以分析出,在光的照射下建筑物所携带的特性会被突显出来,并显示出其蕴含的灵性,在三维建筑动画设计中光影与其他设计元素有相同的作用,都能够烘托空间,塑造空间,甚至改变空间。

动画影片与影视作品一样都是蕴含光影效果的影视艺术。在影视艺术作品中,光影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不论是角色、场景还是道具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光影设计。因此,光影效果是塑造一切影视艺术作品的重要环节。陈鹏在《三维场景光影效果控制与渲染的研究与实现》中提到的,在三维动画中,光往往与最终渲染结合在一起,因此对于现实中自然界的光源特质与性质的研究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在影视艺术作品的用光中,光的语言有三种形态:即直接呈现的语言、暗示性语言和象征性语言。光直接呈现的语言是指在作品中用光再现出被摄对象的真实形态,画面的意义是直接由被摄对象表达出来的。暗示性语言则是通过光线效果制造出表象的意味。它属于一种光线气氛。而光的象征性语言是光线效果产生的一种意象。同时,光在影视艺术中具备为被摄对象进行造型和表现的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团队设计内容围绕我校“止于至善”校训核心理念和文化内涵,秉承“以成贤之名,传东大之蕴”的思想,各专业聚焦校园文化建设中文化空间设计,基于共同的主题定位、构思线索,以及校园整体环境塑造的需要,分别从建筑单体改造、景观环境设计、主题空间室内展陈、数字艺术表达和文化形象视觉传达不同的领域,采取不同的空间载体和手法进行创作。在团队专业分工上,既体现了团队成员基于共同的创作主题、构思线索及展陈大纲指引下的集体创作,也兼顾了不同成员表达的不同载体和空间区域,各自空间和成果相对独立并独立完成。同时,各自成果汇总又可以形成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完整成果和立体化的体系,包含硬件场所,也包含品牌形象等软件内容,成果进一步丰富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促进我校校园文化环境整体提升。

进一步梳理我校历史档案资料,研究我校历史文化传承脉络和发展情况,剖析校园文化内涵和外延,整理校园文化建设及创作素材,形成校园文化研究报告和展陈大纲等对设计定位具有指导作用的成果。同时,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掌握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在校师生乃至已毕业校友心目中的校园文化认知情况做必要的问卷调查和大数据分析,查找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点、切入点和普遍关注的痛点等问题,寻求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和思路开展国内外、同类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案例的分析,获得创作素材和策略手法方面的启发。

短片的制作分为前期设计、中期制作、后期制作三大阶段。首先,前期设计主要包含文字脚本、分镜,根据所搜集的校园文化素材来深挖文化内涵,编写大纲文案,寻找类似风格的参考图,绘制分镜脚本。中期制作阶段,根据课题理论研究进行模型的搭建及场景的组合。场景搭建完成后,首先制作调整材质贴图的属性参数,以不同材质的质感来表现真实的同时展现出不同物体的差异。然后根据所写的脚本镜头,对不同场景的不同光影进行初步设计,布置灯光,调整灯光属性参数,调整灯光的角度、颜色、明暗等。各场景进行分析比较,由于灯光制作与中期制作的其他环节关系较为紧密。因此,灯光的调整在中期制作的后期需不断完善,利用该阶段制作中可能出现的密集渲染测试,关注灯光对场景的影响,进行灯光制作的进一步研究。之后布置镜头,用镜头语言直观具体鲜明的向观众传达所展现的感受。最后将场景中的灯光,建筑的材质,摄像机配合运用,进行对光影及画面效果的不断调试和渲染,确定短片整体风格,达到预期后渲染成片,结束中期制作。后期制作阶段主要工作是对灯光等课题研究成果的验证与调整,通过后期合成、校色、剪辑、加入音频等的工作,完成短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第一周:(2023年2月24日止)毕业设计短片前期剧本、分镜头设计稿、模型设计文件等资料技术资料提交检查,提交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提纲,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第二周:(2023年2月3日止)毕业设计短片制作。完成开题报告,并上传系统。

第三周至第四周:(2023年3月17日止)毕业设计动画短片的中期制作,提交毕业设计短片小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