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资产配置是以资产类别的历史表现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基础,决定不同资产类别在投资组合中所占比重,消除投资者对收益所承担的不必要的额外风险。
关于资产配置的理论,最早是从马克维茨开始提出,然后一系列经济学家在这个基础上做了研究和丰富。
资产配置作为全局性战略,在投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分析资产配置发展历史及研究过程,建立资产配置模型并进行策略分析。
利用基于规避风险、平衡收益、经济周期、因子等配置策略模型。
通过马克维茨、b-l模型等对资产配置研究,使得学生对资产配置、金融风险分散、盈利最大化风险最小化都有了新的体会,从投资者准入、资本要求、信息成本等多方面考虑,使得该资产配置模型能够更加广泛运用于实际投资生活。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前,大类资产配置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均值-方差模型的不断完善上。
此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产类别更加多样化,大类资产配置理论的研究成果也更加丰富。
配置策略从简单的恒定混合策略(如等权重1/n投资组合、60/40组合)、市场投资组合等发展到基于收益、风险的量化策略,以及在定量模型中融入主观判断的b-l模型,再到因子配置。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首先,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及马克维茨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现有资产配置模型进行分析。
其次,进行数据分析,对近年资产配置方面出现的问题和人们新出现的需求进行汇总分析。
最后,通过量化分析、blackamp;litterman(b-l模型)、因子配置,进行变量分析,提出资产配置策略建议。
5. 参考文献
[1]. 于瑾。投资基金资产配置重要性的理论评述[j]. 经济管理,2004(19)
[2]. markowitz,h.portfolio selection[j].joural of finance,1952(1)
[3]. 陈岩. 资产驱动负债模式下险资运用风险管理研究[d].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