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效应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21 18:20:2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金融服务难以提供经济增长所需的条件,数字金融发展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显得极为重要。

同时,基于数字科技技术诞生与发展的数字金融以其低成本、领域广、效率高等优势迅速在金融投资领域拥有了一席之地,成为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增长的新支柱产业。

数字金融对我国经济社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我国鼓励发展互联网金融以来,最明显的改变即是我国成为世界上线上支付最普及的国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论文要研究的内容是数字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提升是否具有显著性,以及对其中介变量的探索与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固定效应回归和中介效应分析。通过确定中介变量,建立适当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崔耕瑞(2022)通过对我国201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得出了数字金融发展通过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从各维度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金融在互联网技术的介入下,能够对各产业项目进行精准的识别和筛选,对不同的产业部门提供相契合的金融服务。

焦帅涛、孙秋碧(2022)以我国2011年-2019年201个地级以上的城市面板数据,通过双固定效应和门槛效应研究出数字金融综合指数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有助力作用,从“异质性视角”来看,这种促进效果在城市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差异性的存在才能够充分提高区域竞争力。

殷越(2022)运用gmm模型和递归效应模型研究数字金融是否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引擎,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通过增加产业的集聚化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在数字驱动和技术赋能的条件下,数字金融能够突破传统金融的动态拓展,打破金融服务的时空和地点的局限,为产业聚集化带来规模效应。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20日搜集和阅读文献,确定论文研究框架

2022年12月21日--2022年1月10日初步完成论文的理论分析工作

2022年1月11日--2022年2月1日确定样本并搜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李涛,彭东蔓.数字金融减贫:研究热点综述及展望[j/o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290.f.20220329.1117.020.html,2011-04-19.

[2] 丁晓蔚.从互联网金融到数字金融:发展态势、特征与理念[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1,58(06):28-44.

[3] jiang xiuxiu,wang xia,ren jia,xie zhimin. the nexus between digital fi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china[j]. sustainability,2021,13(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