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专业毕业生来源特征与就业行为—基于南京财经大学的证据开题报告

 2023-01-13 18:10:4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首先财会专业的毕业生来源特征和就业行为的研究课题是为了研究大学生的初高中教育背景与毕业生就业行为之间的联系。

很多人忽视了这样的联系,只是认为就业与大学教育相关。

所以这样的研究课题对于我个人而言是比较新颖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收集1986年---2016年的南京财经大学毕业生的毕业来源特征和就业行为 2.分析现如今社会就业背景和大学生就业情况 3.分析不同毕业生生源地所对应的不同就业行为 4.城镇毕业生与农村毕业生对回生源就业的比例差别 5.毕业生家庭是否困难对就业的影响 6.从就业情况分析,什么样的毕业生来源更有利于就业 7.简要分析哪些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篇论文主要想解决大学毕业生来源对大学生的就业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学校的相关招生单位更有方向的进行招生。

(三)写作提纲: 摘要一、绪论(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三)概念释义 1、生源地 2、就业特征 3、就业心理 (四)研究路线 (五)研究工具和研究对象 1、研究工具 2、研究对象 二、数据整理 (一)录入1986年至2016年南京财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特征和生源地 (二)整理分析农村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城镇毕业生就业能力差异 (三)分析其他因素对大学毕业生的影响 三、总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影响因素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由天津市劳动局培训处、天津技工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附属技工学校联合调查组合作研究的 1982年发表的《天津市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观、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调查分析》标志着我国从也理学角度对青少年职业价值观问题的研究拉开了序幕。

张志秀,庞丽中(2007)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因子是教育成本的预期回报、自我价值实现的憧憬和社会、家庭等外界因素。

2013年麦可思研究院的一项对于北京8所富校毕业研究生的问卷调查显示,研究生普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屯、态,薪资待遇差、工作环境不好的单位一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但刚刚踏上社会的应届生对自我价值的评估却比实际能力高得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份选题, 2022年12月-2022年2月份广泛收集、整理、阅读有关文献及数据资料, 2022年12月份撰写、提交、修改开题报告, 2022年3月初-4月30日完成初稿,详细修改三至五次,并填写中期报告表,提交英翻中材料, 2022年5月中旬定稿,并填写任务总结表, 2022年6月上旬论文答辩。

基本思路:通过对南京财经大学的毕业生特征与生源地的交叉对比,从而得出毕业生的毕业来源对就业的影响。

5. 参考文献

[1]莫军成,陈默.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探析[J]. 前沿. 2007(03) [2]秦永,裴育.城乡背景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模型及实证分析[J]. 经济评论. 2011(02) [3]叶娜,张陆.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城乡认同状况[J]. 学习月刊. 2014(08) [4]王春凤.当前大学农村生源减少的原因探析[J]. 考试周刊. 2013(A2) [5]袁乐平,王昭君. 制度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 大学教育科学. 2006(06) [6]谷世海.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机制对策研究[J]. 人才资源开发. 2015(04) [7]张予.试论农村生源学生的大学适应性问题[J]. 山西农经. 2015(05) [8]唐菁玲.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03) [9]柏杨,张惠,纪明慧,吴培.当前大学生就业认知调查与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23) [10]Sandra KM Tsang ,,Eadaoin KP Hui ,. Self-efficacy as a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construct: Conceptual bases and implication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olescent Medicine and Health . 2006 (3) [11]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 丁元.特区经济. 2006(10) [12]平行志愿背景下地方高校招生宣传策略探讨[J]. 朱毅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13]高校招生工作中提高生源质量的方法研究[J]. 王伟瑄,曹乐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02) [14]城市与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J]. 齐玉龙.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5(04) [15]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 张改叶,闫春平.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05) [16]SOME EVIDENCE THAT WOMEN ARE MORE MOBILE THAN MEN: GENDER DIFFERENCES IN U.K. GRADUATEMIGRATIONBEHAVIOR[J] .AlessandraFaggian,PhilipMcCann,StephenSheppard.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 2007 (3) [17]'Hope for Whom?Financial Aid for the Middle Class and Its Impact on College Attendance,'. S.Dynarski. National Tax Journal . 200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