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金融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证券投资的关注点不再仅仅是理性的范畴,逐渐拓展到了人性的范围,于是行为金融学成为热点问题,因为它借鉴了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研究成果,系统地研究了投资者在非理性假设下的投资决策行为,对资产定价的影响极大,成为了近年来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行为金融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抛弃了传统债务融资理论的理性管理者假设,分析管理者的感性行为是否会导致投资者采取激进的债务融资决策,从而证明了管理者的行为是影响投资者债务融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行为金融学丰富和拓展了债务融资理论研究。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对证监会监管证券投资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首先梳理了目前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目前行为金融学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详细剖析了它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它在投资中所起的作用。同时,对证券投资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然后以动量与反转投资行为,投机泡沫和羊群效应理论等进行分析,了解在投资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所迎来的机遇。接着对投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证券投资提出基于行为金融学方面的建议与对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在证券投资中研究行为金融学的必要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李静(2012)指出在行为金融学框架下,投资者情绪是决定证券价格和市场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投资者情绪及其研究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郑中华(2015)认为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以及众多的实证经验表明,证券投资基金并非完全理性的投资者,其非理性投资行为会成为资本市场暴涨暴跌的助推器。
王晓琳(2016)表明系统地研究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影响,能够使投资者更清楚自己在预测股票价格时出现了怎样的偏差,并可能有助于投资者依据这些偏差获取超额收益;帮助更好的理解收益、波动性和交易量之间的互动机理;有利于为监管机构更好地掌握投资者的心理特征,从而为其更有针对性地调控市场提供理论基础。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 阐述研究此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解释行为金融学对证券投资的影响及研究的必要性
5. 参考文献
[1] 李静.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12)
[2] 郑中华.股票型基金的主动性投资风格、行为选择与市场波动[d]. 中央财经大学 2015
[3] 王晓琳.金融投资者行为及其对股票与期货市场的影响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