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扭转城乡二元结构,需要构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农业大国,广大的农村居民以#8220;工农业价格剪刀差#8221;的形式为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收入上,更表现在各项制度的建立上,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就是这其中的一项。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意味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逐步向城市靠拢,以缩小城乡的差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险制度和土地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有效的补充,可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水平,保障他们的老年生活,为他们的子女减轻经济负担,而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的消费支出,从而带动经济的生长。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和老年生活风险十分突出,因此解决农村居民#8220;老有所养#8221;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是我国政府首先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这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成。
我国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不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解决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成为了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完善我国农村养老制度的途径:加强国家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消除农民的疑问和顾虑、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的相关法律制度。只有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农民的养老生活得到保障,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的和谐。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基本没有享受社会保障,更没有养老保险,老年生活风险完全依赖家庭保障化解。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一些地区初步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且不同程度的开展了这项工作。21世纪初,一些地区探索开展了地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有:
1、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罗伯特 霍尔兹曼(holzmann robert)反思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提出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十个成见和改善养老基金的监管,为人们重新审视养老金和退休保障的现状及发展开拓了新思路。
孙流、高东、齐鹏分析和认为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首先需要完善我国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律制度,需要各级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政策的实施大力扶持,加大对宣传力度,保障我国广大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
杨清哲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了解,阐释与研究内容息息相关的人口老龄化理论和养老保障理论,从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因素#8220;生育率、死亡率、人口迁移#8221;三大方面入手,研究老龄化。表明老龄化的到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养老压力,尤其对于养老保障还不完善的农村来说更加是个挑战,因此,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问题至关重要。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5. 参考文献
[1] holzmann robert.the world bank approach of pension reform.the world bank discussion paper,1999
[2] world bank china2020:old age security and pension reform in china,washington dc,1997
[3] 孙流.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