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国利率市场化正在稳步推进,失去了利率优惠政策保护、囿于利率管制的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风险和挑战。为了适应利率市场化后的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必须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利率风险、拓宽经营范围,并从根本上改变效率低下的管理机制,全方位提升市场竞争力,以长期稳定发展为目标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迎接利率市场化的到来。银行也要积极促进行业的规范化、秩序化,为营造健全的金融市场做出努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有关国际民生的各项事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变革,其中利率的市场化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在这次深刻的变革过程中,给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业务的开拓、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了严峻挑战,但是也给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的生机,所以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抓住这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来提高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更好地迎接挑战,促进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深思。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利率市场化国际上称为利率自由化,是指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而政府或中央银行仅享有利用间接手段影响利率的权利。闹得沸沸扬扬央行加息预期终于变为现实,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首次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利率杠杆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充分运用利率浮动政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风险定价制度。这项决定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作出的重要决策,也是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根据货币政策取向和贷款风险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提高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是商业银行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此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将在存贷款定价以及风险管理方面如何应对,已成为商业银行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银行利率市场化是根据市场对资金供求来决定利率,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只有实现#8220;高存款利率,低贷款利率#8221;才会有竞争力,导致利率风险和利率管理的难度加大,为此商业银行要求生存,应采取对策如下:
1、建立健全科学的分级授权体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1983)认为, 银行的利率不能由存储和市场投资的额度来决定, 而是来自于整个社会的人均的收入的内容。 这是由于人们能够在银行的存储额度如何多数是根据人们能够收入多少钱来决定的, 并不是银行的利息水平。
mckinnon 提出利率市场化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 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他所提出的理论是在研究了中国金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之后,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撰写方案
1.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通过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及其发展趋势
5. 参考文献
[1]何佳 . 利率市场化进程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 [d]. 重庆工商大学, 2016 .
[2]孙宇 .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问题的浅析 [j]. 卷宗, 2016,(1) .
[3]赵文杰 蔡经纬 . 利率市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实证分析 [j]. 金融经济(理论版), 2016,(7) .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