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可见它对经济的重要性。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潜力较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的市场,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对股市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是其投融资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自从1990年上海交易所成立以来,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我国股票市场短短的几十年达到了许多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实现的规模。中国股票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改善企业融资结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收益率波动较大 ,具有风险,不利于资本的收集和扩大,所以对于股票市场波动率分析和预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篇论文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为更好的了解股票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动向,对其波动率进行研究分析。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一只或多只股票收益率序列的波动特征, 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和模型运用对其波动的复杂性进行刻画,从而得出对股票未来走势的预测。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早期模型主要刻画了波动率的聚类特征,但是仅仅考虑了波动的大小,并没有考虑波动的方向性,后期改进的模型区分了正的波动和负的波动的影响。目前国外对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率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它的理论假设和实证结果之间的矛盾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收益率不服从正态分布,因此股票价格波动率并不像理论假设的那么简单,即价格波动率和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而是表现为一种更为复杂的过程。国外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率具有几个特征:过度波动率(excess volafility)、集群波动率(volatilityclustering)、波动率的杠杆效应(leverage effect、以及长久记忆过程(long memoryprocess)等。为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预测,发展出了许多模型和研究方法,如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随机波动模型(sv)、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mrs)以及阀值模型(t)等。其中arch模型和sv模型是最经常使用的两个模型。由于这些模型是针对不同的价格波动率特征而提出的,无法对所有的波动率特征进行一个比较完整的描述和概括,所以近年来又出现了这些模型互相结合的趋势,如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和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swarch)相结合等,以便能够利用一个模型对波动率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国内研究现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1周:针对论文研究内容,收集相关文献资料。
第2周:对已搜集的资料加以整理,论证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实际性,将论文框架和大致范围确定下来,进行开题报告。
第3周:整合已有资料、构筑论文的大纲。
5. 参考文献
1.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率及其期权研究杨小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中国股票市场特质波动率异象及成因 李竹薇 《系统工程》
3.中美两国证券市场波动的协同性语稳健性估计侯磊《统计与决策》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