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化、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个人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收入差距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也成为了考量社会公平的关键问题。如何突破这一瓶颈,使居民共享改革红利和发展成果不仅社会热议,学术领域方面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而个人所得税组织税收收入、调控经济运行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以及其直接性、累进性的特点也使其成为一个可以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税种,使个人所得税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效应分析,结合公平原则的相关理论分析个人所得税公平的必要性;通过综述国内外个人所得税的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当前个人所得税税制及个人所得税要素的公平效应分析;借鉴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的建议对策。以促进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合理定位和居民收入分配公平效应的加强,充分发挥其在收入分配调节中的作用,力求社会的稳步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内容:基于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税制从理论角度进行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效应分析,找出个税调节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公平角度我国个人所得税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
写作提纲:本论文拟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写作,具体安排如下: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在整个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其他税种,公平原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最早由英国的威廉.配第提出,针对当时英国税收的不公平,配第提出了公平、确实、便利和节省的原则,并着重强调了公平原则。亚当.斯密也强调了公平原则,指出一国国民,都必须在可能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在国家保护下享得收入的比例缴纳国税,维持政府。斯密之后的学者在斯密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研究,逐步形成了西斯蒙第为代表的#8220;利益说#8221;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为代表的#8220;支付能力说#8221;。到凯恩斯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凯恩斯针对这种不公平现象提出征收高遗产税,并且指出对不劳而获的食利阶层的不满,认为就这一阶层的存在导致的不公平。发展到近代,对税收原则有重大贡献的还有德国社会政策学派的代表人物瓦格纳,提出了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和税务行政原则四项税收原则。西方对个人所得税的研究起步较早,总体来看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的:
1、个人所得的定义理念研究。西方对于所得的定义包括三种学说:源泉说、净资产增加说和消费支出学说。英国的弗里茨是所得源泉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所得应该是连续取得的,如工资、利润等。根据当时的源泉说英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对财产转让与偶然所得等都没有征收所得税。德国经济学家范尚茨是所得净资产增加说的代表人物,所得净资产增加说认为,不论什么原因产生的所得,在一定时期内导致净资产增加的所得就确认为所得,应缴纳所得税,包括连续所得与偶然所得。显然,净资产增加说与源泉说相对立。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消费增加说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所得可以根据消费开支和本期消耗的耐用消费品的价值来衡量。三种学说都只停留于理论层次而未付诸实践,随着人们公平意识的不断增加,认为各种所得都应该征收所得税,净增产增加说越来越被普遍接受。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28日之前,提交开题报告。
2022年3月之前,完成并提交英文原文复印件及译文。
2022年4月10日之前,提交论文提纲和初稿。
5. 参考文献
[1] 冯文岗.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公平效应分析与制度改进[n].经济研究导刊,2010-08-01(26).
[2] 高培勇.渐进推进#8220;综合与分类相结合#8221;的个税改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7-01(9).
[3] 安体富.探讨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几个问题[j].地方财政研究,2011,(7):4-15.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